然而关于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潜力、政府在产业升级发挥的因势利导的角色等观点,均在国内引起不少争议。
但我们不能把这种土地制度说得一无是处。第二是土地的粗放型利用。
记者:从实际操作来讲,提高征地补偿,应该是近期土地改革比较有可行性的举措?李铁: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先从提高占地补偿开始,这是两部分:公益性用地的补偿标准提高,其他按照市场性用地标准。其实,谈土地制度问题时,我们忽视了很多全局性的问题。相比之下,我们的财政是保吃饭、保运转,税收结构也存在问题,我们没有不动产税,基础设施收费价格都很低,政府赔钱保稳定。是给近郊区的农民,还是远郊区的农民。不改是最可怕的,只要你动大家就会有预期。
土地制度征地农民市民利益李铁日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会议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回避现有土地制度的正面作用,是不现实的。这也意味着以廉价劳动力为基础的经济结构已经无法支撑过去的那种经济增速。
从就业的角度来看,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仍处于正常状态。这也说明,这种无失业增加的增长下行,并不值得担忧。在稳中求进的政策框架下专注于有效增长与就业状态。小微企业的发展,在我国比在任何时候都变得更加重要了,需要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和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当前的宏观经济趋缓下行,其性质不是总需求不足,而是国内外结构调整变化叠加影响导致的结构性收缩。不言而喻的是,实施结构性政策与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没有改革的相应推进,结构性政策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为什么说是结构性收缩?从产业结构来观察。经济增长下行是国内外结构调整叠加影响导致的结构性收缩效应,这也可以看作是经济结构扭曲到一定程度的自然结果,经济体自身产生的免疫反应。尽管青壮年劳动力供应下降,从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经济趋缓下行带来的劳动力需求缺口,但从另一方面也恰恰说明了劳动力供应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二是在经济结构长期不合理的基础上出现的,尤其是实体经济结构,不仅表现在附加价值低的行业和产品占比大,而且反映在超出了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
二是加快强化创新要素的培育,如科研、教育、职业训练、劳动力培训等。不仅如此,产能过剩的行业主要是那些G D P效应明显,而就业效应不明显的行业,因此,从G D P来看增长慢了,但对就业的影响却不大,从而出现了增长下行,而就业并未同时下降。而且,作为低端产品生产的世界工厂,我国对全球市场的依赖程度很高,无论是产品市场,还是原材料市场都是如此。一旦全球市场陷入低迷状态,水落石出,就会使产能过剩问题暴露出来。
因此,从劳动力的角度观察,经济趋缓下行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的一种自然的结果。当前的积极财政政策也应当是结构性的,主要从结构方面发力。
根据中国就业研究所公布的中国就业竞争指数走势变化情况,劳动力市场供求匹配紧张程度指标(C IE R )连续3个季度在1以下运行之后,2012年第一季度重新回到1以上,呈快速上升趋势。政府可从两方面发挥作用:一是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包括体制环境和政策环境,在创新激励和创新风险分担方面发挥市场无可替代的作用。
扶持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其政策的边际效益通常是最高的。把信贷政策和财政政策结合起来,实行差别化的信贷政策,如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差别化的行业贷款政策、差别化的企业贷款政策等,尽可能地使资金市场上的资金供应与资金需求相吻合。尤其在地方的招商 引 资 , 更 是 关 注 大 , 忽 略小,在当地的小微企业基本上在政府视野之外。首先,经济增长速度不足以成为判断当前经济形势的主要依据。就此而论,从就业来观察宏观经济形势,比经济增速本身更具有逻辑的自洽性。然而,经过几轮房地产的快速扩张和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快速推进,特别是2008年以来四万亿刺激计划的实施,要消化当前这些高耗能产业的过剩产能,这两条老路都已经走不通了。
培育创新创业人才、技师、技工、熟练工人等,仅仅靠市场是不够的,政府应在这方面提供更多的服务。要准确判断当前经济趋缓的性质,至少要关注三点:一是当前的经济趋缓是从接近于两位数增长的高位开始的,与从低位开始的经济下行有质的区别。
结构性收缩不可避免地会导致经济趋缓下行,这对习惯于仅以经济增长速度来判断经济形势的传统思维来说,意味着经济形势在变坏。尤其在经济下行时期,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往往会留下病灶,使绝对过剩的产能难以通过市场的力量来彻底淘汰。
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结构性减税与税制完善结合起来,应当尽快推进。尤其是对中微小企业、农村、创新创业企业和个人,都应当给予特殊的融资政策支持。
2012年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岗位694万个,完成全年900万个目标的77%,创下历年同期最好水平。其次,就业状态良好,经济形势没有变坏。作者单位:财政部财科所来源:经济参考报 进入 刘尚希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结构性收缩 。随着青壮年劳动力比重下行,自然也会使依靠廉价劳动力的经济增长趋缓下行。
我国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一方面产能绝对过剩,而另一方面,高附加值产品的产能却普遍不足。要坚决防止为增长而牺牲结构调整的倾向。
货币政策应重新回到稳健的正确轨道上来,并适时适度回调,同时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从就业分布来看,小微企业在任何社会、任何发展阶段都是就业的主要吸纳者。
一是结构性减税,二是支出的结构性调整,瞄准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给予定向支持。只要就业指标在合理区间内,对短期经济增长的回落就没有必要草木皆兵。
稳增长是必要的,其内涵是避免停车检修,以使结构调整在相对平稳的轨道上运行,以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当前之所以会出现一方面经济增长趋缓下行,而另一方面就业却在增加,甚至出现了局部的招工难,主要是因为现实情况发生了不曾有的新变化,即就业状态不同了,不仅劳动力供求关系在逆转,就业能力、就业方式、就业观念、就业区域都已经与过去有了明显的不同。我国在自主研发、高端技术专利、标准制定和自主品牌、自主销售渠道等高附加值环节都十分薄弱。这样,产能过剩就会在下一次变得更加严重。
支持创新创业,在政策上不应锦上添花,而是要雪中送炭。三是我国经济体量已经居于世界第二位,中国因素与全球因素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已经产生了质变,全球市场、全球资源、全球环境、全球流动、全球军事、全球政治等等都会对我国产生深度影响,并从我国反射到全球,这不仅仅是一个外需的概念所能涵盖的。
在当前形势下,迫切需要政府转变对小微企业的认识。面对当前的结构性收缩,政府要控制扩张总量的冲动,顺势而为,在促进结构调整方面下功夫。
累积到一定程度,无论政府采取什么样的刺激政策,经济增长都会收缩。面对这种格局,靠扩大总需求来稳增长显然是难以收到效果的。